〈格外停車,閣下智障〉校園網路活動

106–2成功大學創意設計課程:發掘校園問題,提出創意解決方法

August
6 min readSep 30, 2020
Source:GETTY IMAGES WIRED STAFF

2018年6月我們在臉書粉絲專頁上舉辦活動,以校園內常見的違規現象-違停機車為主題,號召成大學生們透過匿名檢舉的形式,拍下停放在錯誤位置的機車照片,並由我們展示在公開社群頁面。

活動發布48小時內,觸及人數達到27,000人次 ,將近400人回覆參與。(該年成大學生總人數21,500)

這篇文章回顧2年前的有趣小計畫執行過程,分享從發現、釐清問題產生的緣由,到實際執行上遇到的爭議與收穫。提供成大學弟妹以及想舉辦類似校園活動的人參考(?

創意設計課程

這門通識課是工設系教授開設,以期末專案實作為主軸,不同科系的學生組成跨領域團隊,發掘校園內可以商品化的創意問題,並提出解決方案。

剛好這學期我開始接觸創新創業領域,特別對其中製作產品/服務不可或缺的設計思考方法感興趣。

另外,往年會有三創計劃經費補助這門課,由教授選出最好的2組在暑假前往創業聖地-矽谷參觀新創公司,不過在我這年經費被取消了。

但我同時參加的另一個校外活動還是讓我在當年暑假去了矽谷:
高階主管辭職創業,2018 YEF 矽谷、西雅圖新創企業參訪
【西雅圖夜未眠】瀰漫著商業與藝術氣息的繁華之都-2018 YEF in Seattle

發現 Discover:不良的停車環境

不良的停車環境,是學生或教職員每天都會面臨的問題,成大校園因為校地平坦且校區被馬路切割成好幾塊,因此單車和機車數量龐大。即便只是少數人貪圖方便的違規行為,都會造成校園交通亂象。

然而學校唯一的交通管理單位,教官室,僅有兩位教官兼任,在處理違規的即時性上無法顧及全校,而對現況不滿的人只能在社群媒體上發洩。

因此我們決定以改善校園停車環境為主題。

Dcard成大版、FB成大學生社團 經常可以看到怒罵違規或是徵求良心的貼文。

為了瞭解根本的問題,我們開始對負責處理交通問題的學校單位進行訪問,教官室、總務處、駐警隊等。

經過一連串訪談,我們發現到,其實學校單位並不是刻意忽略或是不處理這些交通問題,而是大學校園實在太大,有太多地方沒辦法顧及。

定義 Define:問題是怎麼形成的?

延伸思考 Develop:腦力激盪出解決方案

快速測試原型 Deliver:轉換匿名黑特的形式

於是我們決定發起一個社會實驗活動,提供原本就活躍在社群媒體的成大學生們* 發洩管道,藉此營造集體的羞恥感,讓學生能自主守規則。透過在粉絲專頁建立活動的方式,只要上傳成大校園內的違停機車照片並標籤,就可以獲得抽獎機會。
過程中有受到鼓勵與批評,也讓我們意識到,當訊息被放在公開的社群網站,參與者就不只是我們預先設定,可能有組成背景更多元的人關注,而內容的設定上也必須更嚴謹。

數據 Data

2年前的資料都消失的差不多了…僅供參考

活動發布5小時內
活動發布12小時內
活動發布48小時內

結論

當時的心得是,即使你有再好的平台,沒有找到問題產生的核心關鍵,就不是一個真正完整的解決方案。

在不斷的反覆測試與溝通後,我們嘗試各種方法,最後發現,喚起整個生態系的參與者的意識與關注,才是最重要的第一步。

非常感謝你的閱讀!
可以點擊左下角的「拍手(claps)」,用它來表示你對這篇文章的迴響~

*註: 成大學生活躍於網路。2010 年起在 PTT 以116 IP (成大學術網路)帳號大量發廢文,因此得美名「廢文大學」。

後記

2018年對我來說意義重大,同時開啟對許多領域的認識,有些獲得預料之外的成果,當然也有部分做得相當失敗。但更重要的是,過程中受到的同儕幫助,幫助我看見自己的盲點與莽撞的不成熟,即便只是短暫的相處合作,也使我格外珍惜這份緣分。

再次感謝一起完成這項專案的三位組員,雖說是因為選組員的那天有幾位遲到,我們這組才臨時湊在一起,但非常幸運的是大家都願意投入時間和精力,才能有如此的成果。

回想起來,還好不是跟第一堂課遇到的某兩位工科系、材料系同學一組,看看他們那精美的期末報告主題,慶幸自己當初組隊被他們放鳥呢!

--

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