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紀錄講座內容:
・市場趨勢
・營運策略
・Q&A-學生時期創業經歷*圖表的部分,是我參考講座簡報內容,自行修改製作。
記得去年4月foodpanda宣布在台南拓點後,學期末成大周遭開始充滿亮粉色制服的外送員,在午餐時段的南台灣豔陽底下遞送美食,造福廣大不想出門流汗的宅宅們。
其實早在 2012 年, foodpanda 新加坡總公司剛成立不久,就進入台灣區市場,卻一直等到2019 年餐飲外送經濟才在台灣成熟、爆發。
到了今天,行動上網與智慧型手機的普及,只要在手機上簡單操作,就可以享受到方便的服務。滿街的foodpanda 外送員,也成為台灣新的都市景象。
·市場趨勢
從數據圖表中,觀察到兩點趨勢:
・整體市場持續成長
・外送市場的成長率 略高於 整體市場
探討外送在整體市場消費的趨勢,可歸因於 2016年第三方支付合法化、外送平台業者陸續增加。促使消費者行為轉為宅經濟與新零售模式,而體驗良好也帶來正向循環。
·營運策略
餐飲業具有用戶需求的急迫、重視線下體驗兩項特性。然而,現代的消費情境越來越多樣,實體店面卻只能滿足其中的少數情境。因此,外送平台便藉由網路效應的特性,解決過去難以規模化的痛點。
foodpanda 透過平台的方式,為不同角色創造不同的價值:
消費者-訂購商品
・多元的餐點選擇
・解決不同的消費情境合作店家-提供商品
・擴大客群、增加訂單外送夥伴-提供服務
・創造零工經濟的工作機會
·Q&A-學生時期創業經歷
大約是在2010年,也就是台灣的創業熱潮開始的2年前,就讀成大機械的學長與朋友注意到台南影像製作行銷的市場切入點,於是申請教育部的Ustart創業團隊100萬啟動資金,成立艾谷創設有限公司並擔任共同創辦人&業務經理。
直到現在公司仍持續營運,對於台灣學生創業團隊來說,這樣的成功是相當少見的。
接著我好奇的問,既然公司仍存在,為何離開團隊呢? 因為團隊吵架 or 有其他人生目標?
會問這個原因,是因為這些年認識不少對創業有興趣,甚至是正在創業中的朋友。同時,也聽過不少成功前同舟共濟,開始有成果之後爭執翻臉的故事。因此對學生創業,尤其是成功案例更感好奇。
學長表示,會離開團隊不是因為吵架,而是覺得台南太安逸,想要到更有挑戰性的地方工作。
對於新創公司的熱情,讓他在出社會後一直都在相關領域努力,從聚餐交友平台 Eatgether 的前身 食我部落、餐飲POS 系統 iCHEF,到有機農場的系統開發。即使是獲得爆炸性成長的 foodpanda,仍需要摸索市場、商業模式,每天都有不同的難題需要解決。
類似的創業故事縱然不是第一次聽見,但在不同講者的成長脈絡下描述,卻總是聽不膩。
科技發展千變萬化,我們無法預測哪個產業會被創造,成為新趨勢。
不論是任何科系背景,最重要的是保持開放態度,面對來自創新的挑戰。
非常感謝你的閱讀!
可以點擊左下角的「拍手(claps)」,用它來表示你對這篇文章的迴響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