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給你一個行動的藉口】青年迴響計畫 RethinkTaiwan 2018

August
7 min readMar 1, 2019

--

Photo Credit:青年迴響計畫 FB

你希望 10 年後的台灣,是什麼樣子?

這是一場,以問題為起點,以行動為燃料,

以更好的社會為目標的「行動孵化計畫」。

本篇文章記錄個人參與過程,閱讀時間約6分鐘:
青年迴響計畫介紹
報名&任務包
大會師
Pitch Day

用行動連結這個世代的所有可能

以下圖片取自青年迴想計畫懶人包

教育部青年發展署主辦、台大創新設計學院承辦,詣在降低青年參與行動的門檻,使改變社會的動能持續滾動。

簡單來說,這是一場提出創新解決方法的「非創業競賽」

雖然是針對社會上尚未解決的「痛點」提案,建立完整且合理的構想並進行簡報。不過,與創業、商業競賽不同,青年迴響計畫更著重在執行力證明想法,從能力所及的最小行動一步步驗證問題與答案,最後形塑出更接近社會現況、貼近使用者的解方。

因此商業模式(賺錢)並不是重要的評選條件

「永遠都有一個可以主動出擊的方式,而不是等待別人給一個答案。」

最一開始的官網提案,不必有很完整的計畫,只需要包含

▲ 你想解決什麼樣的社會問題?
▲ 不解決它會產生什麼影響?
▲ 你曾經針對這個議題,做了些什麼行動?

因為一但提案通過,青年迴響計畫就會透過精心設計的流程,引導你進入更深入議題觀察,從中找到更多的可能性!

任務包

任務包與活動資訊的公布,都是使用團隊協作工具 - Slack

這階段,將從107個提案成功的隊伍中,選出符合晉級資格的30隊。

半個月內需要完成Slack上的四個任務包,透過Design Thinking 方法,讓參賽隊伍跟著任務包的進度,訪談、訪談整理、再定義及製作原型。讓參賽隊伍們重新定義原本的問題,而不是只憑自身經驗斷定議題的解決方法。

但關於流程:

1.任務包是依照留言時間的順序審核,對內容要分析透徹且描述清楚,若不符合條件會被退回。

2.一個任務包要通過審核才能拿到下一個。

加上晉級名額有限的前提下,時間對團隊想必產生很大的壓力,隨時都要打開Slack檢查是否省核通過。但更麻煩的是審核時間不固定,例如我們一開始因為小錯誤被退回,等於要再等一輪漫長的審核,整個超崩潰,希望這個機制之後能有所調整。

大會師

台大水源校區卓越研究大樓,Photo Credit:青年迴響計畫 FB

讓探討社會不同面向、不同背景的團隊們彼此交流,行動夥伴以及設計思考教練也在這個時候正式加入團隊,對仍處於探索階段的我們給予幫助與鼓勵!

特別的是,晚上我們在包下的青年旅館地下室開Party,打破以往其他活動總有的一種隔閡,所有參與團隊和工作人員參與在其中,調酒、唱歌、聊天,再次體會到青年迴響計畫的獨特。

精美的迴響紀念品們,還有一個玻璃水壺被喝醉的我打破在成大雲平大道上。

Pitch Day

第一次簡報之前,我們有27天的時間,經過前段時間的反饋之後,再一次驗證提案,例如我們是深入訪談動保團體、收容所。不過由於我和另一位隊友都在台南念大學,時間和空間上都有極大的限制,所以平常都是晚上11、12點視訊開會,只能在有限的假日通勤北部訪談。

感謝內湖的卓媽媽狗園接受我們訪談,Photo Credit: @ana_photographylife

雖然Pitch Day分為兩天,第一天官方提供空間讓我們製作、練習簡報,但我強烈建議大家提早完成。因為不只我們,一些團隊也是平常線上討論,結果最後實體討論做結論的時候,發現想法和想呈現的方式不一樣,便開始爭執,最後只能熬夜趕工。

最後的結果相當慘烈,我們的議題太特別、加上簡報的邏輯上沒有時間調整,評審從一開始的專注到最後一臉茫然,導致我們分數超低,可行下一步方案被打零分。

青年迴響團隊在Pitch Day兩天內完成的,我只能說真的超狂ㄉ。

「不論我們為什麼議題努力著,都為身為一位行動者慶祝吧 !」

我們期待創造出一個特殊時空,展現自己的行動品牌,讓大眾看見這些一直藏在身邊卻不被解決的問題、發現原來有人已經為此而行動了。

同時透過這次行動節的機會,爭取更多曝光與獲得反饋的機會。

Reborn重生計畫

對於沒有美編和策展經驗的我們,這次準備讓我們耗費不少心力。或許是早知道無法晉級,反而更積極和一般大眾分享這幾個月的行動成果,把所獲得的回饋轉換成下一步的行動參考。

Photo Credit:讓狂人飛

接著我想介紹幾個我在青年迴響中,議題相當有趣的幾個團隊

レコード行車影片資源整合

我們常會在社群媒體上看到許多的行車影片需求🔍
▪️但這些需求真的有被看到?
▪️有被解決嗎?

整合影片來源的管道,並讓需求者能在第一時間尋找他們需要的事故影片資源,使行車紀錄器影片效益最大化。

Dadable爸爸大冒險

台灣爸爸因為工作、社會壓力等原因,常常失去很多和寶寶相處的時間,而日子一天天過,寶寶很快就長大了。

Dadable建立男性育兒的緊密社群,讓爸把可以找到夥伴和導師,分享心得、詢問撇步、解答疑惑,一起踏上育兒這場冒險旅途。

最終發表會

(提早被淘汰,我們沒參與到QQ)

結語

最後我想再次感謝設計思考教練簡礫、行動夥伴Lucy、總召Rax以及所有工作人員,舉辦這場跳脫台灣傳統競賽思維的活動。

相信行動的勇氣和信念能一點一點累積、不斷擴散出去,對這個社會帶來改變。

延伸閱讀

《行動旅人生存筆記一窺迴響計畫的誕生、幕後,與願景》@迴響計畫第一屆執行團隊

來一場「非創業競賽」吧!迴響計畫以行動為燃料,助上百位青年主動出擊@社企流

--

--

Responses (2)